三农电商讲师的第4年:不放弃每一个“主播”。
作者 | 语境
编辑 | 园长
“吕氏春秋万古流芳,凯撒大帝举世无双。大家好,我是三农讲师吕凯,原产地湖北黄冈。”
5月14日,在河北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灵寿县新校区的一间阶梯教室里,湖北农夫电商吕凯出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促进产业帮扶乡村振兴”暨就业培训专项活动的首场培训活动。
台下能容纳千人的大教室挤得满满当当,有农村合作社的农民、工厂员工、个体户、也有在家带娃的宝妈。他们聚在这里,都是来想听听这位“外来”的老师,如何通过视频号进行。
讲到如何开通微信小商店时,他将前一天在灵寿县种桃基地拍摄的照片,发到培训的微信群里,手把手教学员将桃子的图片上传到商店中作为产品发布。
有人问到商品的价格库存应该怎么填,吕凯很快回答,“我了解了市场价格,我们先填上5斤23.8元。”
吕凯在湖北是一位“明星”电商讲师。从2018年起,他一直奔走于湖北的各个村县之间,希望借助电商培训让村民通过互联网“走”得更远。
2020年,视频号的兴起让吕凯发现了一个新的“趁手”工具。吕凯从4月开始恢复扶贫培训,一年中共培训2万人次,其中新学员大约有5~6000人。曾被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线送“奶茶”(视频号虚拟打赏礼物)的“香菇妹妹”吴圣翠就是他的学员。
吕凯为河北灵寿县学员课后答疑
走出农村和回到农村
站在讲台上的吕凯侃侃而谈,语速极快,时不时还抛出一些互动话题调动学员情绪。而20年前,他却是一个不善言谈、腼腆内向的人。
吕凯出生在湖北黄冈蕲春县的一个小镇。母亲是纺织工人,工厂倒闭后就下岗了,家里靠父亲做篾匠工艺糊口。吕凯回忆,小时候吃饭时“碗里是不能剩一粒米的”。
吕凯有一个姐姐,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姐弟两人在学校经常听到广播里“学费欠费”的通知。姐姐脸皮薄,勉强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吕凯虽是男孩,难免也会产生尴尬和自卑的情绪。这些都在他心里埋下了“去大都市改变命运”的种子。
2003年,吕凯第一次走出小县城,来到北京读大学。他记得当时家里一碗1.5元的蛋炒饭,在北京的价格翻了一倍。为了减轻父母打工的压力,吕凯开始勤工俭学的。
在北京中关村做数码产品导购日子里,吕凯第一次感受到人们对互联网的热情。和收入稳定的家教不同,导购的收入和销售提成直接挂钩,“抢人”越多,收入越高。吕凯慢慢从“不敢和女生牵手,一说话就会脸红”,变得能够主动和客人攀谈。有时候他一个月能赚到上千元,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还能额外补贴家用。
吕凯毕业后曾在一家软件公司担任HR模块的数据实施顾问,月薪15K在2010年相当可观。正当他事业起步,父亲却因在石粉厂打工时落下病根,身体每况愈下。“这件事也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当年,为了陪父亲,吕凯放弃了高薪工作,结束北漂,返回湖北。
微信支付和公众号推出不久后,吕凯嗅到一丝机会。2013年,他和两个朋友一起创业,做起了微信公众号的代运营和代开发的生意。这让吕凯赚到了第一桶金,也在对企业的微信营销培训中,训练了日后做讲师的能力。
2017年,吕凯认识了湖北农夫电商的一位副总。得知吕凯的讲师经历,那位副总邀请他到农夫电商做培训部总监,负责扶贫培训工作。
吕凯与种桃的农民
既是自己擅长的事情,又能为家乡建设农村做些贡献,吕凯欣然加入。但等到他去公司报道才发现,虽是“总监”,但整个部门只有他一个人。
更另他意外的是,这里的培训和他想象中也有些出入。2018年,吕凯接到了第一场扶贫培训任务,为湖北黄梅县的党员、书记等带头人培训扶贫电商,主题叫做“电商让乡村更美好”。
到了培训地点,吕凯傻眼了。“我之前的培训面对的都是大学生或年轻干部,他们的接受能力还不错。而在黄梅的课堂上,来的人都是年迈的爹爹婆婆,我要教他们在电商平台卖东西,但他们用的都是老年手机。”
这样的落差让吕凯一度动摇,但有一件事对吕凯的触动很深。曾经有一位老人对他说:“老师,电商好呀。我的衣服、眼镜都是我女儿从电商买的。”2018年,老人在附近店里配一副老花镜买要100元,但网购只要20元。这让他对普及电商更坚定了些。
在黄梅县和吕凯的家乡布局很相似,吕凯总是感受到过去熟悉的生活轨迹,对于“脱贫”他有时比乡亲们还着急。
每到一个县城,吕凯会根据需求去调整培训内容。最简单的技能就包括教农民把自家的农产品发到微信朋友圈去卖。一只土鸡在村里只能卖60元,有老乡把信息发在朋友圈,“破圈”的土鸡有时能卖到158元,减掉邮费成本,售卖单价也比之前高了很多。一个人有了转化,其他村民也就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因为培训有时会占用做农活的时间,很多人会认为上课纯粹是“浪费时间”。一次在课堂上,一位村民站起对吕凯破口大骂。吕凯战战兢兢地讲完课,意外的是,课后,那位骂过他的村民,却主动来加他的微信,这位村民家里种土豆,听完吕凯的课,也想尝试给家里的土豆找些新销路。“老师,我觉得你讲的东西还可以”,那位村民对吕凯说。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吕凯一直秉持一个原则:你来到我的课堂里面,我就要让你学到能变现的工具。在他看来,电商和农民干农活的工具是一样的,他的任务就是让学员利用好它,产生价值。
吕凯在做培训时会播放一个视频,操着不同口音、做着不同生意的人们,都重复说着一句话——“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让数字成为新农资。”从视频中的一张张笑脸中就能看出,直播真正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4月8日武汉解封,吕凯无意间看到一个视频号的作品,立马注册了账号,开始研究。很多培训机构逐步开设视频号的课程,吕凯也着手为农村的朋友筹备培训课件。
2020年10月25日,视频号开通了直播功能,吕凯觉得“时机到了”。
在许多短视频直播平台,想要开设自己的橱窗商店带货需要达到1000粉,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这个要求并不低。吕凯估算,能达到1000粉比例的用户只有15%左右,很多人都被拒之门外。相比之下,视频号直播的准入门槛很低,用户注册视频号后,就能通过绑定微信小商店进行带货。
吕凯的第一场视频号培训在当阳市。2020年,农夫电商签约了当阳市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当阳市妇联得知农夫电商的培训课程很受欢迎,便联系过来。
这场的培训对象以女性企业家、女性个体户、宝妈为主,这类群体恰好是短视频直播的主力军。当阳有大量留守农村的女性,除了割草喂鸡拾柴的干农活时间,她们没有自己的生活,在农村传统的限制下也并不自由。直播为她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我不会让她们一开始去卖东西,聊天就可以,告诉大家‘我来自农村,这里有好山好水’。去年红菜苔收成时,她们就在地里采摘,这个场景足以证明产品纯天然,没有农药。”吕凯说。
2020年12月底,孝昌县的王素美在吕凯的建议下注册注册了微信视频号。她来自仙人石村,吕凯建议她取名为“仙人石鸡蛋姐”,简单、明了、朗朗上口。
去年年底,王素美的在一次视频号直播“炸锅”了。当晚店铺的销售额超过4000元,比她过去一个月的净收入还高。开通视频号1个多月后,王素美成了当地的“小网红”,通过视频号共卖出30余万枚鸡蛋,1万多只土鸡,产品销往武汉、宜昌、黄石等地。
“鸡蛋姐”王素美
培训王素美等较为年轻的学员要轻松一些,但在吕凯的学员中,40岁以上的人居多。一个很简单的内容,吕凯常常要教超过十遍,在群里为学员解答问题到凌晨是常事,有时甚至会接到早上5点钟的语音电话。“你必须要很有耐心”,吕凯投入最多精力的一位学员是失去右臂的吕帅霞。吕凯在此前的残联培训中认识了她,她在村里租了一个小店铺,平时靠着纳鞋子养活家人。
出于对她的“偏心”,吕凯有培训就会带着她,没有系统讲授的内容,也会利用私下时间单独指导。
最开始吕帅霞有些心理障碍,担心别人会因为她是残疾人而用特别的眼光看待她。吕凯鼓励她,“你是什么样子,就展示真实的自己”。吕凯还给她的ID号取名为“左撇子大姐”,教她如何发作品,开小店。
“左撇子大姐”就这样开始了每天直播做鞋子的过程,一边直播,一边就会陆陆续续有人下订单,黄梅工业园一家公司的老板还曾在她直播间买了四双鞋。
2020年12月,吕凯又来到黄梅做党校培训。吕帅霞家离党校有一定距离,一天晚上,她特地从家里拿了2斤红薯粉,说什么都要等到吕凯下课送给他。
吕凯还会帮她找产品,吕凯做培训,每个县都有当地特色的产品,比如钟祥的葛根粉,麻城的菊花茶。吕帅霞也开始主动上架其他水果供应链商家的产品,每天都能有几十块元的收入。
“农民没有大城市的年轻人那么急躁,今天投入明天就要产出,他们更懂得春耕秋收。哪怕一单只赚5块钱,他们都很满足。”吕凯说,在这些贫困县,有出单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坚持。
熟人社交的蝴蝶效应
吕凯为学习进度不错的学员建了一个基于视频号的“骨干营”微信群,给优秀学员“开小灶”,集中答疑。这些学员来自各个县城,吕凯让大家每天在群里截图打卡,每天汇报销售业绩。
最初吕凯只是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励大家坚持直播,但意外的是,打卡的直播市场、销售额、打赏收入等数据激活了大家的“攀比心理”。
为了不掉队,每个人业绩增长都很快。多数学员平均每天能够直播3~4小时,有些学员一周的收入就能达到上千元。去年年底,吕凯是群里作为示范标杆的“主播”,而现在他成了群里垫底的“学员”。
而这些最积极的学员,也如同蝴蝶煽动翅膀,让自己所在的乡、镇、村微微颤动。他们的行动,在渐渐消除其他村民对电商直播的疑虑。特别是看到收益效果后,左邻右舍也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视频号目前有“关注”“朋友点赞”“推荐”三个菜单,也能看到附近在直播中的人,更多都是有关联的熟人好友。
“因为熟悉和信任,在视频号甚至不用说‘买它’,就会有人下单”,有人下单就能鼓励主播继续播下去,目前,吕凯的学员大部分都在坚持用视频号。
吕凯在湖北孝昌县培训
“微信的社交属性很强大。如果你和我有一个共同的朋友,他给我的作品点了赞,你的潜意识里也会对我产生信任,这时候就容易促成订单。微信能够让人迈出这一步。
熟人是起点,但销售渠道的圈层并非仅限于熟人社交。
吕凯有一个来自黄冈英山县的学员,因为一日游比较方便,很多武汉市民会到英山乡村游。游客往往习惯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为了让产品从农村销往城市,吕凯建议学员将微信支付的付款码改为好友码,
有位武汉的游客通过微信转账向吕凯的学员买了60枚土鸡蛋,粗略估计够一个三口之家人吃20天左右。“这个时候你去打个招呼说,‘我家里做了豆腐乳想给你寄点过去尝尝’,在武汉定居对农村产品有情怀的人,想起之前买的土鸡蛋,大概率又会复购。”吕凯告诉学员,有了感情交集,再请对方帮忙拉入武汉的小区业主群,就相当于有了城市的分销商,通过不断裂变,圈子就大了起来。
吕凯一个月中有20多天在讲课,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不同的县城之间赶路。白天培训过后,晚上也不能闲着,要通过直播带动学员们直播。下播之后,他还要处理学员的私信。
今年,农夫电商向省商务厅上报了一个万人助农团项目,申请上线“农夫优选”店铺,以便作为中间平台向学员开通导购功能。
由此一来,学员就有了可持续、可稳定销售的产品,大家赚钱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吕凯也在不断拓展助农团,推出“助农计划”,从上至下形成传、帮、带的作用,将最棘手的问题集中到他这里解决。
虽然吕凯已经很大一部分工作移交团队,由于学员对他的习惯性信任,他仍然日复一日地解答着“老师,我的号码今天没有流量了”“老师,怎么发邮件”“老师,发视频怎么把橱窗带上”这样的基础问题。
“农村人很朴实,认定了一个方式,就会扎根去做。”吕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