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体育app官网下载
今日(8月24日)
《四川日报》第八版
整版 多方面 多角度 深层次的关注甘孜州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科技引领 精深加工
甘孜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
甘孜县常年青稞播种面积9.6万亩、产量达2.5万吨。图为8月21日,甘孜县色西底乡和呷拉乡之间的百里青稞走廊即将迎来收割季。刘炳科 摄
8月19日,丹巴县甲居镇小聂呷村的“美人脆”苹果种植基地,满园排列整齐的果树已经挂满了平滑光亮、红彤彤的果实,村民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采摘时节作各种准备。
村民杜基拉姆说:“我种了两亩多‘美人脆’苹果,去年第一次结果,卖了1万多元,今年第二次估计亩产将达到750公斤,按市场每公斤10元算,预计能收入2万元左右。”
今年以来,甘孜州实现“三农”各项指标稳中有进、进中向好。1-6月,该州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9.71亿元,同比增长4.9%,较上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5.8%。1-7月,各类牲畜存栏375.04万头(只)、出栏50.69万头(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83元,同比增长13.4%。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助农牧民持续增收
“家里的15亩地租给公司种苹果,收获租金的同时还能在园区务工赚钱,一年能挣3万多元。”甲居镇聂拉村村民杨金凤说。
丹巴县是全国苹果优生区之一,自2017年以来,该县大力扶持苹果产业发展,“美人脆”苹果现代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引领、高效益经营的发展思路,采用矮化密植、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等一系列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打造集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苹果种植园区。
目前,丹巴县“美人脆”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覆盖全县10个乡镇40个村。其中,400余亩已进入挂果期,预计亩产达1500-1750公斤,进入盛果期,亩产将达到3000-4000公斤,亩收入可达4万元。
走进正在建设完善的理塘县牦牛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处处科技感十足,牛舍里实现了恒温恒湿的智能化管控。“每头牦牛在入场时都会佩戴一个智能终端,作为牦牛唯一的‘身份证’,不仅记录了牦牛的年龄、体重、性别,还有后续管理、疫病防控、繁育、屠宰等信息。”园区负责人周斌说,圈舍里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和环境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数据,饲养员通过终端数据进行科学喂养。
理塘县牦牛产业现代农业园区以“园区+基地+专业合作社+牧户”的模式经营,在合作社入股的禾尼乡9个村,园区将每年分红。
按照规划,理塘县牦牛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将重点建设牦牛养殖场35.53万平方米、育肥中心2.88万平方米、活畜交易及大数据中心6.68万平方米、饲草料基地3000亩。“园区建成后,牦牛育肥出栏达1万头以上,每年可实现综合产值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个。园区覆盖全县禾尼、曲登等牧业乡镇7个、5800余户和2.2万名牧民。”理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局长翁登说。
记者从甘孜州农牧农村局获悉,目前,甘孜州启动建设差异化、特色化现代农业园区38个,投入各类资金40亿元,吸引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8户进驻,培育农民合作社1336个、家庭农场289家;带动受益农牧民约37.26万人,综合产值达21.72亿元,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1.5万元以上。
引进现代加工企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九龙的花椒颗粒饱满、椒麻鲜香,是花椒中的上品。”九龙县乃渠镇花椒地里,种植大户蒋敏志边摘花椒边介绍。
当下,正值甘孜州花椒成熟采摘期,今年九龙县共种植花椒5.8万亩,收获450余吨。
农产品的发展需要将所在价值最大化开发,精深加工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收入,九龙县乃渠镇整合资源,成立双富花椒油加工专业合作社,通过深加工方式拓宽花椒销售渠道,目前,双富花椒油已远销全国各地。
“花椒油厂今年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两条生产线,收购干花椒50吨,生产花椒油50吨。”双富花椒油厂负责人张双全说,“为雪洼龙镇、乌拉溪镇、乃渠镇的椒农在原有的基础上每户增收了1000元以上。”
甘孜县格萨尔青稞产业园整洁密封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一粒粒饱满的青稞进入生产线,经过炒制、配料、打粉、成型、烘烤等工序,五种口味的青稞饼干生产出来了。
甘孜县是甘孜州农业大县,也是全国青稞商品粮基地之一,青稞产量占甘孜州的七分之一,之前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每亩收入仅450元左右。
为提升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18年9月,甘孜县引进企业,在该县呷拉乡建立以青稞产业为核心,集川藏地域特产、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科技培育为一体的甘孜县格萨尔青稞产业园。产业园占地面积63.24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达1.5亿元,2020年10月产品正式进入市场。
“现在,我们的青稞饼干、青稞爆米花、青稞面等畅销全国,已经成为甘孜的农业产业名片。”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利说,运营方实行“收购+加工+存储+展览”模式,让印象中的“食品工厂”成为一条完整的青稞产业生态链与康北青稞文化展示区。
据介绍,目前,园区已收购青稞1300吨,实现群众增收近600万元,生产销售青稞产品近1400万元。“现在,每天都有甘孜县各乡镇的青稞进入园区,有10吨产品从园区销售至全国各地。”王建利说,“未来,等所有产品上市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33656亿元,年纯利润3515.7万元,将惠及全县179个行政村、8490户农户。”
今年以来,甘孜州聚焦粮油、菜果、药、茶、菌、肉、酒、水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销售,发展高原生态特色农产品,推进“圣洁甘孜”农特产品提质增效,取得了实效。目前,甘孜全州已培育4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23个。
“网红”抱团发展 直销农特产品
丁真家乡成立“网红合作社”
近日,丁真家乡理塘县格聂镇的乡亲们在商量办件“大事”——成立“网红合作社”。
据格聂镇党委书记泽仁四郎介绍,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理塘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格聂镇网红营销能力和水平,扩大农特产品销路,格聂镇正组织当地27名网络主播成立“网红合作社”。
“丁真带火了家乡,我们也要借机抱团发展,为家乡出力。”这是27名网络主播的共同心声。
补短板 提升网络营销能力
一位前来拍摄百张笑脸的摄影师,在格聂镇偶遇了丁真,让他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在各类媒体的助力下,这位昔日的“放牛郎”,一夜之间变身为家乡的旅游大使。
丁真成为互联网的“顶流”后,理塘县一大批当地农牧民借势成为“网红”,当起网络主播,玩起“”。
“格聂镇的多数‘网红’不识字,对内容发布平台规则不了解,对产品供应没有精力去监管。”泽仁四郎说。
“‘网红’越来越多,当地没有一个平台来规范管理。”泽仁四郎与上级部门反映格聂镇“直播带货”的短板,理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由镇上出面,指导当地成立“网红合作社”。
“探索成立‘网红合作社’,就是为当地‘网红’们创造学习条件,提高大家的语言交流、新媒体制作和网络营销能力和水平。”为此,格聂镇迅速办起了农民夜校和网络营销培训会。农民夜校负责人吉村说,很多“网红”通过学习,现在已经能熟练使用普通话交流。
“拍摄短视频时要抓住受众的心理,引导受众喜欢看自己拍的视频。”“短视频需要学会讲故事,讲我们村子的故事。”然日卡村活动室内,“网红”们细心聆听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雷蔚真带来的新媒体能力培训课程。除了外来专家,理塘县也邀请了甘孜本地知名“带货主播”迷藏卓玛,开展网络营销课程。
“蹭热度”农牧民收入翻番
八月的理塘,瓜果飘香,农特产品产销两旺。
泽仁四郎介绍,目前,当地网络主播们卖的产品选择及商品售后,均由驻乡干部暂时代为把关,定期对售后进行检查,如有差评或其他不好的反馈,核实后会有相应追责措施。
“我今年的纯利润已经有9万元左右。”恩珠早在2019年就入驻了“抖音”。起初,不定时地分享一些格聂镇的风景视频,很少有人关注。随着丁真的“爆火”,他也乘势搞起了直播。
今年,恩珠已成功售出几百根理塘的冬虫夏草和200公斤左右的松茸,实现了50万元的总销量。
理塘的春天有虫草,夏天有松茸,秋天有小番茄、白萝卜等有机蔬菜,年底有牦牛肉,一年四季都能卖出高原特色农产品。“网红”经济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50多岁的扎西翁牧说:“1公斤松茸以前卖给收购商只能卖到150-160元,多亏村民‘网红’的宣传,现在家里的松茸也能通过他们,每公斤能卖到三四百元的市场价了。”今年夏天,扎西翁牧采挖松茸,每天纯利润多时高达六七百元,比往年起码翻了一番。
迈出注册“网红合作社”第一步的格聂镇,将积极拓展直播新途径,培育更多“网红”加入合作社。泽仁四郎说,“网红合作社”将制定更加完善的配套制度,规范直播管理,充分发挥“网红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为助农增收、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图片新闻
图为近日拍摄的辽西乡通乡公路。朗嘎 扎西曲珍 摄
辽西乡是白玉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近年来,白玉县在辖区矿山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2683万元,完成了辽西乡到昌麦村、达科村、辽西村35.57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实现了畅联内外、通村达户的农村路网体系。
康定发现高寒水韭新分布点
日前,甘孜州林科所野外调查小组在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内开展野生动植物调查时,发现高寒水韭一个新的分布点。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康定市普沙绒乡海拔3000米的苦西绒山谷中,此次在荷花海高山湖泊滨水区发现的高寒水韭种群,分布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种群数量较大,为甘孜州历年来发现的最大分布区域。甘孜州林科所将继续开展野外调查,掌握种群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和生长物候等详细的基础资料,与森林公园管理单位共同制定珍稀植物保护措施。
高寒水韭为水韭科水韭属蕨类植物,属中国特有物种、极度濒危的孑遗植物、国家Ⅰ级保护植物。高寒水韭靠孢子散播繁殖,对于研究水韭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高寒水韭最早由奥地利人韩马迪1915年在云南丽江海拔3600米的高山沼泽草甸发现。2008年以来,甘孜州林科所在九龙县伍须海、理塘县海子山、白玉县察青松多等地海拔3300米—4300米沼泽草甸中先后采集到野生个体,但每个分布点的面积均未超过100平方米,个别点上高寒水韭分布不足30株。
甘孜快递行业增势强劲
今年1-6月,甘孜州快递行业增势强劲,社会物流总收入达2.14亿元,同比增长14.8%。
通过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采取“快快合作”“邮快合作”“交快合作”“商快合作”等方式,大力推动农村消费提质升级。1-6月,甘孜州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205.51万元,同比增长53.64%。
大力推进惠农工程,打造“邮政+互联网+产业营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持续推动企业转型发展,邮政行业实现稳步增长。1-6月,全州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6375.79万元,同比增长18.65%。
去年8月以来,康定市率先在甘孜州试点运行“村村通”到村物流,构建市、乡、村三级到村物流配送体系,打破农村收寄和投递障碍,到村物流初见成效,累计实现到村物流配送上行件12.5万件,下行件28.2万件。
甘孜规上工业效益大幅回升
近日,记者从甘孜州统计局获悉,上半年,随着企业扩大生产,来水改善,该州规上工业效益提高,在1-5月持续下滑后,6月大幅回升。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甘孜州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占该州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0.1%,对该州规上工业贡献率为62.1%,拉动该州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7个百分点。
利润大幅提升。受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拉动,甘孜州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1亿元,同比增长330%。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2.37亿元,同比成倍增长,对该州规上工业利润贡献率为60.5%,拉动该州规上企业利润增长200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145.8%,对该州规上工业利润贡献率为39.5%,拉动该州规上企业利润增长130.7个百分点。
艺术奇葩巴塘弦子 自娱自乐优美抒情
巴塘海拔2000米左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甘孜州粮食主产区,也是名副其实的水果之乡,盛产石榴、核桃、西瓜等,因而巴塘素有“高原江南”之称。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儿女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其中,集诗、琴、歌、舞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巴塘弦子,是一种优美抒情的藏族民间歌舞,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巴塘弦子最突出的特点是轻盈抒情、优美典雅,主要体现在曲调旋律、胡琴拉奏手法和舞蹈姿势。
最开始,在巴塘地区生活的人们游牧、耕种之外,闲暇、丰收时节,经常相互牵手搭肩,弯腰垂首,边唱歌边围绕火堆跳舞。
巴塘弦子唱词内容丰富,或赞美家乡山水,或咏唱劳动,或抒发人生哲理,或倾诉爱情,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词多用比兴。
跳巴塘弦子的伴奏乐器是胡琴,整个弦子舞蹈的节奏由弦胡手掌握,弦胡手拉胡琴的手艺与舞艺直接影响全局。弦胡手藏语叫“热根”,领头的琴手叫“热奔”。
巴塘弦子是一种真正的自娱自乐,劳动之余、时令佳节、开张营业、乔迁新居、婚丧嫁娶、祝寿贺岁、朋友相聚,都可随时舞唱,三五人可舞,成百上千人也可同舞,院落、村头、山野平川、牧场草地、广场等随处可舞。
演出时,由胡琴领头演奏一遍曲调,随后舞者在胡琴伴奏下且舞且唱。队形可任意变幻,但基本保持了绕圈的队形,并加入左右旋转的动作。舞者不论男女必挥臂舞袖,弯腰垂首,脚踏节拍,舒畅而豪放。每舞一曲由慢到快,由弱到强,先是轻歌曼舞,继而舞步加快节奏,音乐变得激烈昂扬,直至达到高潮,令舞者情绪亢奋,令观者心潮荡漾。
一场弦子舞结束时,所有参舞者齐声高喊“谐亚”,意即跳得好,跳得尽兴。在稍作休息后,当领舞的弦胡手拉起另一首曲子时,参舞者再次翩翩起舞,如此一曲曲跳下去……
2000年5月,国家文化部将巴塘县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弦子)之乡”。2006年,巴塘弦子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王雪涛
责编: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