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世代种植百合的袁家湾村民们,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张伯家的百合迎来了大丰收,可是他怎么都开心不起来,按照市场价,六年前辛苦种下的百合,卖价不过几毛钱一斤,跟土豆差不多。仓库里的上万斤百合,再卖不出去的话,只能喂猪了。
几年前还卖十几元一斤的百合,由于大量种植,市场供过于求,又缺少销路,这个兰州“首富村”,面临最冷秋天。
时年40岁的高作旺,临危受命,坐上了村支书的位置,在村民们看来,这个南下学过经商,又痴迷于种百合的人,会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如今20年过去,当年的“贱卖”已经不复存在,百合的收购价又恢复到十几块一斤。高作旺也已经60了,今年他刚从村支书位置退下来,人却依然每天往工厂跑,为百合天猫店出谋划策。
进入10月,村民又到了一年最忙碌的时节——百合成熟了。加上双11即将到来,村民都在忙着加工百合,为双11备货。
“小北京”袁家湾
高作旺年轻时,在袁家湾村委会做过几年文书工作。35岁那年,他决定下海,南下广州学习开工厂,回家后办了村里第一座百合加工厂。他没什么别的爱好,独独喜欢埋头种百合,钻研百合的各种加工方法。
袁家湾村在兰州市南郊,离市中心15公里。村民世代种百合,百合可以做药,也能和西芹、腰果搭配,做成美味佳肴,经济价值颇高。
到高作旺这一代,已经是百合种植栽培技艺的非遗第4代传承人。世人一般人只知道百合花,却不知道花底的根茎,由数十瓣鳞片相叠合抱而成——故有“百片合成”之说。在国内,百合有几十个品种。兰州因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是优质百合的温床,品种偏甜。
高作旺还记得,小时候,太爷爷用骡子把百合拉到市里零卖,换回银元和日用品。那时候百合大多被当作药,偶尔出现在餐厅用来炒芹菜,“一盘菜还挺贵,吃得起的人很少”。
百合的收购价一直不低,改革开放前,一斤就能卖到3-4毛钱。八九十年代,价格逐渐涨到十几元。
那些年,袁家湾的小平房基本都被推倒了,竖起了一幢幢二层以上的楼房。靠种百合,袁家湾在那一片名气响当当,人称“小北京”,“村里的青年娶媳妇,也比其他村子容易很多。”
百合带来的巨大诱惑,让村民纷纷加码加注。“原来种其它粮食的,全改种百合。原来种百合的,全都在扩大种植面积。”连带着其他村子,也开始大面积种植百合。
但问题也很快凸显。2002年,村领导换届那会儿,百合的市场价,跌到了史上最低。
原来,百合的生长周期大多是6年,第一次移栽后,要等到第6年才能成熟。这里埋着一个隐患,百合的种植成本不低,若是卖不了好价钱,村民得不偿失。
一窝蜂种百合的村民,在2001、2002年集体迎来了大丰收,家家户户都囤了大几千斤,不少人的仓库里,堆了上万斤。
以往兰州百合在菜市场里,都是和高端蔬菜摆在一起的,海鲜市场也很常见,零售价格不低,一般家庭是吃不起的。加上那时候互联网、物流都不发达,生鲜百合的销路远不如现在广。
村民们都没想到,在经历了漫长的付出和等待后,百合供过于求了。
百合价格遭遇滑铁卢,从十几元,跌到了七八毛钱。村民家里堆的上万斤百合,总共只能卖个几千元。
等了6年的村民,集体慌了。卖不出去的百合,几百、上千斤全拿去喂了猪。有的村民拉着库存,每天跑到兰州的菜市场,低价贱卖,但收益甚微。
村委会被来诉苦的村民堵满了,很多人要撂挑子,“再也不种百合了。”价格跌到谷底,拽走了村民的全部信心。“都说还不如种粮食,能卖也能吃。”不少村民干脆出走打工。
于是,换届选举的时候。高作旺这位在村委待过,又有百合种植、生产加工经验的人,临危受命,回来担任党支部书记。
对高作旺来说,种百合即是乐趣,也是一种责任感。“祖祖辈辈都在种百合,不想在我这辈断了。”
百合书记
摆在高作旺面前的问题很棘手,百合是村民最大的经济来源。原来每年收入几万元的村民,现在只有几千元,“换谁谁受得了?”
但种了这么多年的百合,他深谙市场价格波动的道理。带着几个村领导,跑到村民家里一个个劝,这才把百合地保留下来了。
价格断崖式下滑带来的伤口,恢复起来不容易。到2004年,百合一斤也只卖到一块多钱。
于是,高作旺号召大伙开了间农贸公司,建工厂;跟兰州大学技术合作,把库存百合,加工成百合干。接下来几年,百合的价格才慢慢恢复。
2013年,眼看着百合价格慢慢涨到十元钱左右,差不多回到了十多年前的水平。结果,百合又面临滞销,虽说没有上一次那么严重,但也让高作旺感受到了危机。“村民对自己种的百合价格,做不了主,是我当时很头疼的事情。”
有一次,他到陇南参观当地的电商创业基地。发现那些村民把大山深处的核桃、鸡蛋,都通过淘宝卖到了全国。每天,快递货车一辆辆往村里开,运走鸡蛋和其他农产品。
“这么常见的农产品,都卖得这么好,袁家湾的百合是不是也可以?”高作旺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淘宝,他想在村里建一个像陇南那样的电商基地,让袁家湾的百合,也能赶上互联网的趟儿。
他费了很大劲,又是找政府批地,又是通过平台跟网商银行贷款,终于把电商基地建起来了,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最难过的是村民那一关。
“几乎没村民愿意开网店。”当时,高作旺已经年过50,村里种百合的人,年龄也都偏大。一辈子种地,电脑都摸不懂,怎么做运营?
反对的声音很激烈,还有人质疑他“是不是唬人的”,“骗局吧”。
高作旺没办法,他把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女儿,从兰州拽回来开了间自家的天猫店。
他打算,自己先做示范,让村民看到做电商是可行的,“都是利益驱动,光凭口说,连电脑都不懂的村民是不会理解的。要让大家看到,开网店真的能赚到钱。”
另一边,他又经常把自己在陇南看到的情况,讲给村民听。那几年,西北不少村子都开始做电商,高作旺联合合作的一个“玉米村”,每天下午,几十个村民围在一起打包,几辆大卡车连着开进村里,拖走一箱箱玉米。“这些玉米,都是在淘宝上卖掉的。”
慢慢的,有村民陆续开始接受电商培训,从兰州请回年轻的运营,开了自己的店。有些村民不想单独开店,他又说动几个村干部,再拉几个见识广的村民,先合伙,以合作社的名义开了一间天猫店。
村民不懂运营,却在产品上架、取标题等问题上,你教我,我教他。就这样,袁家湾的网店,越来越多了。
功成身退
今年年初,60岁的高作旺,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了。在任近20年,村里成立了30多家百合加工销售企业,几十家网店。村民的百合,一半都是通过电商卖掉的。“90%的收入,都来自百合产业。”取得这样的成绩,高作旺才功成身退。
但他并没有真的退休,而是重新将精力,放到了自己毕生热爱的百合上,“算是重拾20年前的工作了。”
今年年初,袁家湾办了个年货节。高作旺带大家玩了一次“盲盒”,把百合、土豆、南瓜等农产品埋到土里,用纸箱包好,还附赠一把铲子,随机发货。“买家收到啥就是啥,收到了用铲子把宝贝挖出来。”
这算是一次应景的营销。如今回到工厂,高作旺每天都在琢磨,怎么让天猫店运营得更好,货不够怎么协调等问题。“有时候要忙到夜里12点。”
靠卖百合,袁家湾村如今没有一户贫困户。目前,高作旺家的天猫店,从2014年的十几万年销售额,涨到了五、六百万。村民不是自己开天猫、淘宝,就是在为其他人的店铺供货。
村里1500多人,70%的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会开车的家庭,基本都有1-2辆轿车,还有运货的货车,大部分村民都在兰州买了房子。”高作旺欣慰道,“不说甘肃,起码在兰州,我们村是最先步入小康的。”
每天中午、晚上,快递车准时进村,派送村民在网上购买的日用品。再带走当天淘宝、天猫店销售的百合。“不仅是卖百合,现在村民都成了‘剁手党’,连牙膏都要在淘宝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