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体育app官网下载

衢州抖音短视频代运营

covsun 2021-11-18 11:29:26 行业动态 3226 0
摘要:聚焦特色,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做好文化价值转化文章,突出体现“人文生态也是金山银山”,是超常规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柯城区余东村通过农民画“种文化”,稳步开展创产业、促保护、营品牌、融数字、强机制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村级模式,绘就并带动了余东村及周边乡村的共同富裕之路。余东村让共同富裕成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是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村级样板,是浙江省共同富裕的村级层面阶段性标志性成果,成为擦亮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璀璨明珠。2019年农民画相关产业产值800万元,2020年达到1500万元,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余东村农民画文化产业生态,从2020年9月正式启动乡村社区建设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奇迹,值得大力推广复制。

一、以文固本:种文化,成为“全国十大农民画村”

固本筑魂,是余东村的文化底色。作为农民画村,余东村农民画家们“白天扛锄头、晚上拿笔头,卧室当画室,门板当画板”,数十年的坚持创作,成为了我国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和“文化符号”。一是早期埋下“文化种子”。上世纪七十年代,郑根良、余统德等几位爱好画画的村民在当时文化馆老师毛翔先、刘津朱的指导下,走上了农民画创作之路,为余东画村埋下了艺术的“种子”。二是种出“文化大树”。在沟溪乡党委和余东村委指导下,余东村成立农民画协会、画家工坊、创作培训班的“一会一坊一班”传承与发展机制。目前,全村共有村民800人,其中参与农民绘画的就有326人。余东村第一代农民画家余春良祖孙三代50年来接力农民画创作,便是余东农民画家群体坚韧和执着的典型。三是结出“文化果实”。越来越多的余东原乡人从“传统农民”转型为新时代画家、画匠。余云梅从原本纯粹的家庭主妇也变成了农民画家,一年下来绘画和墙绘收入有十余万元,同时政府又有绘画稿费和获奖奖励,年末还有村集体收入分红。

二、以文兴业:创产业,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村”

突出以文兴业,实现从卖画到卖文创、卖版权、卖风景、卖旅游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24家不同业态的主体入驻余东村。一是做大农民画产业。积极拓展农民画销路,促进农民画家增收。开辟农民画线上交易平台,培育本土直播网红,线上线下销售农民画及版权,画作最高单价达1万元。二是做强文创衍生品。深挖农民画内涵,与万事利集团、中国美院合作,目前已开发农民画工艺品、纺织品、纪念品等文创衍生品80余种。三是做特文化版权产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余东农民画手机端产品,进驻拥有5亿用户的“华为主题商城”,开辟“掌上市场”。 四是做优文旅产业链。建设了农耕文化园、青年旅社、民宿、艺术地球村研学基地等一批文旅融合产品。余东村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小吃店、面条馆、民宿等。“妈妈味道”餐馆业主肖美仙直赞政府好:“政府为鼓励我们创业,房租、装修都免了”;她还开心地私下说,她的餐馆月营收入在2万元以上。余东村还与衢州早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壮大蔬菜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2021年“五一”期间,余东村接待游客1.5万人,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收入近120万元,农民画文创产品更是热销。

三、以文化人:促保护,成为“生态文明的示范村”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余东村不但保护了建筑历史遗迹,激发非物质传承发扬,还实现了对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提升,余东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一是“微改造”保护古民居。通过“微改造”精心提升,余东村对50多栋古民居进行统一收储改造。并将古民居免费出租,成为抖音室、咖啡屋、农耕馆、竹编馆、餐饮馆,不仅保留了原乡村建筑文化肌理,还透着“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房前屋后的一米菜园,不仅为村民餐桌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蔬菜,还让村庄增添了绿色的生机活力。二是“微改造”展现乡村肌理。余东村不搞大拆建,加持“微改造”的建设理念,通过青石砖、石子路、老房子、土灶头等局部改造,不但留住乡村肌理,浓厚乡土乡愁乡亲味,还完善村庄公共服务功能,丰富村民创业空间,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三是激发非物质文化传承。展示保护并延续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举办非遗集市、剪纸、舞龙灯等)、北川羌族文化,建设有连环画博物馆等,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四是文明法治程度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画画,村里搓麻将、赌博等不良风气逐渐消失,村内40余年未发生信访和刑事案件,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四、以文增流:营品牌,成为“乡村社区的窗口村”

文化品牌是地方的金字招牌和重要窗口,是增强余东村线上线下流量,展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艺术大师请进来。邀请全国知名艺术大师前来余东交流采风,建立个人研学工作站,入驻余东成为新乡人,提升了余东文化软实力。安冉就是余东村的归乡人,是余东村“南孔文创”项目负责人,通过租用一间普通的农房,打造成咖啡画廊、文创体验馆、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其他艺术创作同行来余东村考察创业,成为余东村的新乡人。二是本土画家走出去。余东农民画还走进了北京,走出了国门。除了在恭王府博物馆办画展,还应邀参加第十届阿曼马斯卡特文化艺术节。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精心创作了以“感恩共产党 描绘新时代”为主题的百幅画卷,在浙江展览馆展出。三是参加全国比赛。余东村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农民画家主动参与各类创作、交流、培训等全国性赛事活动,全国农民画研讨会在余东召开。全村目前有近300幅作品先后在全国各大展(赛)中获奖,进一步打响了中国农民画第一村的招牌。四是线上线下增流量。据统计,中国(余东)乡村美术馆、竹编馆等月人流量5万多人次。20来岁的余东村姑娘周娟,租用古民居,开直播和做“衢州小孔雀”抖音,目前已拥有粉丝50余万人。她说这些粉丝量,对余东村及周边特色农林产品的带货、销货量有直接推动作用。

五、以文智治:融数字,成为“乡村大脑的展示村”

余东村坚持数字化治理导向,数字智能管理涵盖邻里、文化、健康、低碳、产业、风貌、交通、智慧、治理、党建“十大场景”。一是打造农民画的数字产业链。余东村建立“农民画全网数据库”,对驻村画家的数量、风格、年产量精准标识。打造“年年有鱼app”,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画家、渠道、供应链全终端定制化模式。同时在平台举办农民画网上作品展,让更多的人通过“指尖”便可以了解、欣赏到余东农民画。二是做好数字化招商服务。2021年1月,衢州籍知名画家朱利民被浓厚的农民画绘画氛围吸引,就通过扫码提交了想要租个场地开画室的需求。10分钟后,乡村大脑后台工作人员就联系上他,告知一户村民有闲置房子要出租,正好符合他的需求。如今,朱利明油画工作室已经落户,他成为了余东的新乡人。三是全面贯彻“整体智治”。依托村庄各个点位布设的各类感知设备,集合村庄、村业、村民完整的信息,打通各平台管理数据,打造智慧健康驿站,配备自助体检一体化设备,社区居民凭身份证、社保卡或刷脸等就能智能识别身份,为乡村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六、以文搭台:强机制,成为“区域共富的引领村”

余东村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村村联动、干群合力,绘制未来乡村共富蓝图。2019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2020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2万元,2021年上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70余万元。一是建立全村共富机制。余东村建立“226”机制,每年村集体收益的20%用于公益,20%用于村民分红,60%用于继续投资。二是建立资源整合联盟。通过产业联盟、商户联盟、就业联盟三大联盟建设,形成要求村民全参与、资源全整合、品质全流程、管理一体化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综合体。如余东村先后成立了农民画发展有限公司、余东研学旅游公司、民宿联盟、水果专业合作社、“一米菜园”等8家产业联盟,探索“企业+集体+农户”不同模式运营。仅“一米菜园”产业联盟,就加盟农户112户,整合形成种植土地32亩,与衢州市东方商厦进行农商对接,在超市设立专柜,年销售额达120余万元,户均增收万余元。三是建立村与村的联盟。余东村画出了区域文化联动,形成串点成线的文化振兴带。依托碗窑陶瓷文化、后坞书法文化、沟溪儒家文化等为代表的优质文化因子与农民画的联动,开创出画·瓷、画·艺、书·画等文化品牌。通过跨村联动,抱团发展,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碗窑村发展瓷画,余西村发展诗画,后坞村发展书画,形成文化产业带。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张旭亮,浙江工商大学 张海霞,浙江省委党校 王井,浙江工业大学 钱滔 俞斌)

(来源:柯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北京抖音AI短视频制作直播代运营服务公司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