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石板桥、幽深的弄堂,小河流水穿城而过,岸边茶楼的慢生活时光,这些元素组合,就是一幅新市古镇的生活图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德清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和宣传,作为旅游目的地,有“千年小上海”之称的新市古镇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而西河口作为小镇必打卡的景点之一,可谓游人如织。歇脚的地方不多,沿河而居的原住民们便在家门口放上几把椅子再泡上一壶茶,这就是“茶楼”的最初原型。
这个商机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茶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古镇西河口一带。这么多茶楼,每家都能盈利吗?又是如何做到各有特色?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走访了多家茶楼进行了实地调查。
三棵树茶楼功夫茶茶具
三棵树茶楼老板赵女士演示功夫茶
古镇音乐吧现代风格吧台
有缘茶室一角
不一样的人 开不一样的茶馆
经过前期的走访,记者找到了三家最具代表性的茶楼,在这三家店主的身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三种经营茶楼的不同态度。
“喝茶是我的兴趣爱好,一开始只是想让身边喜欢喝茶的朋友有个地方坐坐。”沈女士和丈夫经营茶楼已经有六年的时间,夫妻俩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开茶楼的初衷很简单。赶上古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好时候,就这样吃到了第一拨红利。夫妻俩还经营着一家饭店,茶楼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副业或是兴趣爱好,日常的打理也全凭自己的喜好。
茶楼生意的红火,当然吸引了不少创业者的目光,来自桐乡的赵女士就是其中一位。2015年,赵女士辞去了工厂里单调乏味的流水线工作,在新市古镇游玩时一眼就相中了西河口安静又古朴的环境,“很喜欢这里的老房子,觉得在阁楼上喝茶听雨的感觉一定非常棒。”看到商机的赵女士得知当地的原住民有空闲的房子可以出租,仅考虑了两天的时间就决定来古镇创业。把经营茶楼当作事业的赵女士可谓是下了好一番功夫,在装修阶段,她就每天绕着西河口来回走,向当地人了解古镇的历史人文,还常常向周边的茶楼讨教经验。赵女士积极和认真钻研的态度,让她的茶楼生意在开业的第二年迎来了小暴发,收回本钱之余还小赚了一笔。
身为原住民的楼阿姨夫妇在西河口陈家潭一带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与沈女士和赵女士不同的是,楼阿姨两口子开茶楼,更像是退休以后用来打发时间的爱好。“我们开茶楼用的都是自家的房子,省了房租,而且我们这里地段好,西河口的景色就属这里最美。”今年64岁的楼阿姨告诉记者,她和老伴儿俩人就住楼上,营业时间不固定,很自由。因为没有房租带来的负担,生意的好坏对楼阿姨来说就像是零花钱的多少,无关痛痒。也正因为如此,在楼阿姨家的茶楼喝茶更像是在朋友家喝茶一样,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家里没什么需要我操心的,至于茶楼能开多久就看缘分吧。”楼阿姨笑着说。
竞争激烈 如何抢到市场蛋糕
“都是茶楼,西河口开了这么多家,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常会有游客这样问。确实,如今的茶楼已然成了新市的一张名片,在西河口,人们每走五步就可以看到一家茶楼,每新开出一家就会有分流的情况,面对这样“僧少粥多”的情况,经营者们又是如何让自己的茶楼突出重围,抢占一席之地的呢?
拥有餐饮行业经营经验的沈女士深知装修的重要性。因为夫妇俩都特别喜欢旅游,自从经营茶楼以来,但凡夫妻俩出门旅行,都会将当地一些特色建筑风格或是文化元素融入进自家的茶楼,“我这家店最有特色的就是这个吧台,我和我丈夫在马来西亚旅游的时候看到他们小酒馆的吧台,觉得特别喜欢,当场就拍下照片请这边的木工师傅做了个一模一样的。”
小茶楼中西结合的风格很快成了茶楼的招牌,深受本地人的青睐,“来我这喝茶的,二三十岁的人是最多的。”或许在古镇,繁忙的工作之余,来到茶楼点一杯茶或是调制一杯酒,是许多年轻人进行放松的方式。为了巩固客源和吸引更多的新客,沈女士还在阁楼上装了一个投影仪,播放一些综艺和电影,除寻常茶水外还额外推出了鸡米花等零食。沈女士告诉记者,营业额最多的时候一天有近5000元的流水,像暑期这样的旺季还需要雇四五个暑期工在店里帮忙才行。
开一家茶楼需要多少成本?楼阿姨夫妇俩的回答是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就可以。不同于沈女士对茶楼的“精装修”,楼阿姨几乎是“零成本”就将茶楼开了起来,她告诉记者,2016年西河口一带的茶楼已经初具规模,“本身就是退休以后用来打发时间的,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想花那么多精力去经营,装修就更没必要了。”
与其说楼阿姨家的是茶楼,倒不如说是家庭茶室来得更贴切一些。屋内的前厅也没有打理,只在沿河的岸边摆了四五张桌子,完全是开放式经营,一壶茶,再配上一些瓜子水果,一人20元就能坐上一个下午。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正是因为极简的布置和低价的消费标准,反倒让楼阿姨夫妻俩的茶楼成了与众不同的那一家,回头客更是越做越多。“我去年过来看项目偶然在这里喝了杯茶,后来每个周末都要开车过来坐一坐。”顾先生是专门从湖州赶过来喝茶的茶客。“来这喝茶的,游客占了大多数,除了陈家潭的风景好,更重要是在这喝茶就像到了朋友家一样。”
楼阿姨告诉记者,四年来他们一直坚持着以最简单的方式和最低价的消费作为经营理念,“但消费低不等于茶不好,我们的茶叶都是亲自去选购的。”说起对茶叶的挑选,楼阿姨一脸的认真,除了本地特产莫干黄芽,像安吉白茶等楼阿姨也会到当地去采购,也正是因为爱茶懂茶,才收获了来自茶客们的好口碑,“我在天津还有个很要好的老客人,每天早上她都会在微信上和我们问好,还给我们寄麻花,这边的新茶上市了我也会给她寄些过去。”
不断创新 注入生机
随着古镇经济的不断发展,茶楼的数量也逐渐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就连赵女士这样的外乡人也嗅到了商机。2015年,和朋友租下房子后,面对如何装修的问题,赵女士发了愁,“店门口刚好有三棵树,我就想着以木质感作为首要的元素来布置。”恰好赵女士的父亲是一名木匠,屋内房檐边的原木片设计和店外河岸边的木质围栏皆出自她父亲的手。虽说从装修到开业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赶上了暑期的旺季,但生意并没有赵女士预想中那么火爆。“只有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才能让茶楼开得长久。”赵女士慢慢明白了别人成功的经验是难以复制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自家的茶楼注入生机。
“一开始只是朋友自己的爱好,来店里喝茶时手痒就弹上几首。”正值茶楼生意不佳,朋友的偶然之举让赵女士一下子来了灵感,她和朋友商量着将现场弹唱融入茶楼,这样的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赵女士便买了把吉他放在茶楼,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拿起吉他弹唱一首。渐渐地,茶楼成了不少音乐爱好者的常驻地。
“我自己也爱喝茶,开了茶楼后研究得就更多了。”她告诉记者,在开店之初也做过一些调查,发现西河口现有的茶楼中几乎没有煮功夫茶的,而她闲来就喜欢煮功夫茶,“没想到这也能成为我家茶楼的一个创新之处。”随着西河口的茶楼越开越多,同行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既然单一的茶文化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那就多元化经营。”除了茶以外,赵女士也开始将一些具有古镇特色的小玩意摆在店门口,一方面既起到装饰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让过路的游客看到,增加些茶楼的额外收入,一举两得。
作为茶楼经营者中较为年轻的一辈,赵女士对网络宣传的学习能力也要比其他年长些的本地同行来得更加快一些,“我常会拍一些视频或者图片放在自己的抖音、微博和朋友圈,给我的茶楼做做宣传。”这样的宣传也小有成效,一些人在偶然刷到后非常心动,就会寻过来喝茶散散心。
或许正因为赵女士是外乡人,她总能跳出环境的束缚,想到些本地经营者想不到的,与周边清一色供应小镇传统糕点的店铺相比,她菜单上的一碗饺子就显得格外突出,也受到了不少食客的欢迎。
这三家茶楼作为西河口一带茶楼的缩影,既有自己的成功之处,但也会有不少经营上的困惑。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西河口的茶楼已趋于饱和状态,开在西河口一带的茶楼已有二十余家,在旅游旺季或是天气较热时,大家的生意都还不错,如若是在淡季,有几家茶楼就会歇业一段时间。
如何找准载体,让古镇茶经济持续繁荣,或是经营者们将长时间面临的一道难题。
↘ 编者的话
每次经过古镇西河口,都不禁被众多茶楼的休闲慢生活气息所吸引。小桥流水人家,木屋粉墙黛瓦。古巷深处,一台老旧收音机里传来了评弹的旋律,一股原生态的古镇风韵扑面而来。
说到茶楼,古镇上点岁数的人都知道当地曾有不少茶楼,其中的“渚香楼”位于北街,临河而设。河里停满了农民的小船,每天清晨,附近农民有的步行,有的乘坐小船,赶来在这家茶楼相聚,喝茶聊天吃点心。茶楼里热气蒸腾,人声鼎沸,有着浓郁的市井烟火味。
古镇茶楼,临水而建,是那个时代的标签;而另一个标签,也与河流有关,那就是轮船码头。如果说茶楼是休闲之地,那么,轮船码头就是那时候古镇的诗和远方。
一个时代过去了,夜航船、苏杭班和水运已经被公路和汽车替代,而古镇西河口的茶楼行业,却如雨后春笋一般再次冒了出来,留存了一份念想,也为古镇旅游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来源:德清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