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计划2019年摘掉“贫困帽”,但脱贫攻坚最后阶段难啃的“硬骨头”,正考验着当地干部和群众。
安定区宁远镇红土村53岁的张兵,2017年成功脱贫,他的秘诀是“种植”;
49岁的马永泽,因孩子生病致贫,今年他主动提出不再享受低保,要脱贫,他的决心来源于“养殖”;
同样是种植和养殖,但他们的底气要比过去足。当地积极引导和培育产业发展,了解贫困户的发展意愿,旨在发挥当地种养殖优势,破解农村撂荒日渐严重的局面。
诸多尝试中,他们转变观念,思维的破局,无疑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动力。
梯田是定西市安定区主要的种植区,也是当地的美景之一
张兵:从贫困户到种草大户
53岁的张兵,不喜欢外出打工,“年龄大,出去打工好多苦力活都干不了”,张兵说,种地种顺了,他还是喜欢种地。
早在几年前,张兵就种植青贮玉米,定期出售给定西奶牛场,不过那会儿收入不太行,他家一度还是贫困户。
2012年,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搬迁至宁远镇,张兵开始扩大牧草种植面积。
他承包了将近100亩地,大部分用来种植牧草。
种牧草让张兵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2018年,他种植了40亩牧草,收入接近6万块钱,忙不过来的时候他还雇人帮忙。
在他的影响下,弟弟也开始承包土地种植牧草,“我们兄弟俩种了村里近一半的耕地”,张兵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出现了耕地闲置的情况,他和弟弟看到牧草行情好,干脆专心种地。
随着收入增加,他还增添了铺设地膜的机械设备和装载机,尽力让自己轻松点,今年他计划种植50亩牧草。
有专门的公司收购牧草,他不用发愁销售的问题,收入一下子有了保障。
张兵说,“前几年因为孩子还未工作,家里未脱贫,近几年孩子们在外地陆续参加工作,自己流转土地种植了牧草,家里早就脱贫了”。
马永泽:主动提出不再享受低保
2015年,是马永泽很艰难的一年。
孩子生病住院,家里耗尽积蓄,最终彻底返贫。
但马永泽不愿服输,想要打好翻身仗。
马永泽选择了“养殖”,“以前就有养殖的经验,继续干这个有把握”。
因为当地有养殖的传统,牛羊肉在当地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目前香泉镇上还有专门的纯畜禽交易和物流中心,把牛羊肉卖往全国各地。
他种了十多亩牧草,随后贷款20万开始养牛,当地政府又发放了9只扶贫羊,他的养殖事业就此开始了。
马永泽正在喂羊
马永泽的计划很简单:地里种植的牧草可以用来喂养牛羊,牛羊的粪便又可以用作肥料,此外,附近有牧草公司可以购买饲料。
目前圈里有5头牛,其中2头即将出栏,他计划再买进4头小牛,家里的羊也有出栏的。
闲余时间他还开着三马子(一种三轮农用车)到附近工地打工赚钱。
他仔细盘算后,找到香泉村党支部书记,主要要求取消低保,称自己今年要脱贫。
“生活要好,就要付出努力”,马永泽说。
引进新主体 走出产业扶贫新路子
青贮包制作中
对张兵和马永泽来说,同样是种植和养殖,但他们的底气要比过去足。
张兵说,现在牧草很受欢迎,他不担心出售问题,只是劳动力有限,只能种植50多亩。
张兵的底气来源于附近的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马永泽养殖的底气也来源于安定区香泉镇草牧循环产业园。
在民祥牧草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堆放着很多白色的包。
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益民介绍,他们将新鲜的牧草加工成青贮包,一方面便于存储和运输,另一方面经过加工后的牧草更精细,还加入了营养物质,牛羊吃了易消化,所以很受欢迎,当地养殖的农民和合作社也会购买青贮包。
林益民介绍,目前优质饲草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公司的牧草销往甘肃、宁夏、西藏、四川、重庆、上海和江浙等地区。
公司共设立了原料收购与初级加工点60多个,加工能力达到了70万吨,但实际上才加工30多万吨,“目前发愁的是收购的牧草量还满足不了我们加工的需求”,林益民说,公司建立3万亩原料基地外,也通过奖励等诸多方式鼓励当地农户种植牧草。
定西市安定区区委书记赵众炜介绍,为了真正地摘掉“贫困帽”,安定区集中安排了一次大走访,摸清当地短板和弱点,问清楚老百姓的产业需求和他们的发展意愿。
“提高百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产业选择上要谨慎,不能为了扶贫而发展产业,一定要选择百姓熟悉,当地有基础的产业,这样到户的扶贫资金才能够更精准”。
对安定区来说,要进行产业扶贫,优势依然是种植和养殖,但赵众炜认为,当下的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面临着地由谁来种的难题,土地撂荒现象日渐增多。
为此,安定区确定主导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项目和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
目前,民祥牧草有限公司带动合作社32家,培育种草大户120家,与伊利、新希望等国内大型牧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被评为甘肃省草牧业龙头企业。
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加工制作的青贮包
安定区香泉镇草牧循环产业园则以巨盆牧草公司为核心,辐射农牧公司和纯畜禽交易及畜产品物流中心,建立了集“牧草种植-饲草加工-牛羊繁育-市场交易屠宰加工-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还田种草”为一体的草牧循环产业园。
一个地方的脱贫,不仅仅是贫困户的脱贫,还与地方的发展息息相关。
真正可持久的帮助,不仅仅是贫困户思维的破局,也跟当地发展的破局息息相关。在扶贫路上,将发展和脱贫工作结合起来,尊重老百姓意愿,尊重现实,真正激发内生动力,也许才能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