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媒体融合时代的短视频创作与短片艺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来自国内院校、影视制作机构的多名学者、业界人士,共同探讨短视频发展的新样态、新业态与新生态。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表示,短视频和长视频最大的共性可以概括为两点:高质量和多样化。“高质量是指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要是精品;多样化是指题材、形式、风格应丰富多彩。”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教授认为,随着短视频的出现,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时代到来了,“中国人的创作热情、创作激情以及创作能力在短视频方面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表示,视频在现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主流及传播的主渠道,“中国传媒大学将致力于推动短视频的发展。”
在“从短片到院线电影”圆桌论坛环节,青年导演李旭结合自己创作短片《音乐的食肉性》的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音乐的食肉性》曾获得第十二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优秀作品奖,“在年轻导演的起步阶段,拍摄短片可以大胆尝试各种风格,找到适合自己去绽放思想的题材,”他认为,“短片虽然大多数是创作者的起点,但也可以是终点,短片同样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导演李旭
在本次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这是由影视短片、商业短片、实验短片及各类短视频的剪辑制作、创意创作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团体。已经有来自国内200多家影视传媒院校、制作机构的400多位专业人士加盟。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金跃
编辑 金力维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