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体育app官网下载

抖音代运营美发(越干越有劲,他从理发师逆袭成中国插花名师)

covsun 2021-12-18 04:52:51 运营技术 2693 0

倪志翔,国内颇有造诣的插花名师。


近日,在一次行业培训会议上,聆听了他从理发师逆袭为中国插花名师的励志故事。


抖音代运营美发(越干越有劲,他从理发师逆袭成中国插花名师)  第1张


倪志翔,1974年出生于江苏淮安,九岁丧母,家境贫寒,1992年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前往江苏南京谋生,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共只带了20元钱,包括了车费和生活费。


来到南京,先学理发,靠着身上的闯进和狠劲,用两年时间,打败周边七八家发廊,成为所在街区经营业绩第一的理发店。


1993年年底,一个女孩抱着一束鲜花走进理发店,他一打听,简单的一束鲜花价格要80元,而他自己,辛辛苦苦剪发一小时当时收费才1.5元,对比背后的利润空间,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1993年11月,他关掉理发店,开起花店,正式进入花店花艺这个行当。


抖音代运营美发(越干越有劲,他从理发师逆袭成中国插花名师)  第2张


1993年到1998年,倪志翔说,这五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完全不懂花,但懂说话的艺术,这五年就是靠说话来维持生存。


但在1998年的时候,偶发的一件事,让他深受打击,他当时前往南京当地一家鲜花花材批发店进货,正遇这家店有客户订购一件花篮,而他们的花艺师不在店里,于是该店老板邀请倪志翔来为这件花篮进行插花制作。


待倪志翔插好花篮后,花艺师回来了,一看非常生气,大吼“这么丑的花篮是谁插的”,边吼边拔花,扔得满地都是。


倪志翔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他又尴尬又难过,于此同时,心里暗自下定决心:学好花艺,让大家刮目相看。


抖音代运营美发(越干越有劲,他从理发师逆袭成中国插花名师)  第3张


于是他从书店买了很多花艺相关书籍,边啃书本边实践。


1999年,南京搞了一个市级的插花艺术大赛,他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南京市的第一名。


他不满足于此,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全国第一,并且在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过去是因为赌气学花艺,而在此时,他对花艺变成发自内心的喜欢。


抖音代运营美发(越干越有劲,他从理发师逆袭成中国插花名师)  第4张


1999年起,倪志翔一直都在参加全国性的插花艺术大赛,每次比赛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


越战越勇,越干越有劲。2010年,他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最高规格的插花艺术大赛——世界杯花艺大赛,这个比赛只有每个国家的第一名才有资格参赛,在国内的晋级比赛中他比第二名遥遥领先80多分。


抖音代运营美发(越干越有劲,他从理发师逆袭成中国插花名师)  第5张


但这也导致他心态“飘”了,认为自己可以打败天下无敌手,结果现实给他沉重一击,这次比赛中,他的排名是世界倒数第四,这个成绩招致很多人的不理解,甚至诽谤和辱骂。


这次大赛后,他的自信心被击垮了,对原有审美也开始产生自我怀疑,于是决定放弃做插花艺术师,去做一名精明的生意人。


他投资开宾馆,租了一整栋楼开鲜花市场,眼看投资即将见回报,意外遭遇一些不可控因素,资金链断了,卖房卖车才把“窟窿”堵上,但有得有失,患难见真情,家人在这段人生灰暗时期给予的支持,让他更懂得珍惜家庭、感恩人生。


抖音代运营美发(越干越有劲,他从理发师逆袭成中国插花名师)  第6张


这段经历后,他一头扎进南京的大山里,反思过去的人生,正视过往败北的经历,他在大自然中意识到,他当初在世界杯花艺大赛中败北,是因为一味重视造型艺术,但这种形式之美缺乏钻进人心的力量,插花的目的不只是视觉,更是传递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在大自然中,他找到了花艺的答案,更找到人生的答案,于是他创立了一个涵盖田园系、森林系、热带雨林系、水景系、立体构成系的东方自然风插花流派,重新回归到插花艺术这条路上。


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他拿下了国际花艺设计大赛总冠军,第15届世界杯花艺大赛神秘箱第一名等重量级奖项,成为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的中国花艺师。


抖音代运营美发(越干越有劲,他从理发师逆袭成中国插花名师)  第7张


他拼搏进取,认定的事情都会做到最好,总是以第一当作目标,就像2020年疫情期间,他下定决心把抖音号运营好,从2017年他注册抖音到2020年2月,一共才800多粉丝,但在他下定决心后,截止目前,他已经有了110多万的粉丝,这背后,靠的同样是他拼搏进取和勇争第一的精神。


抖音代运营美发(越干越有劲,他从理发师逆袭成中国插花名师)  第8张


特殊的经历造就了特殊的他,第一次见他的人,总觉得很违和,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插花名师,或是身着唐装,或是长袍大褂,他却常是精炼的短上衣、膝盖自带口袋的牛仔裤、马丁靴,有点像是“混社会”的。他也自嘲:“别人见到我,都说不像搞插花艺术的,而是像放高利贷的。”


但历经坎坷的他,现在早已不在乎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他说自己进行插花创作时,常把自己感动到泪流满面,高兴的时候还会唱歌、吟诗、手舞足蹈等,别人有时觉得他像个神经病,但对他来说,那又何妨呢。

(本报记者薛光卿撰稿)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北京抖音AI短视频制作直播代运营服务公司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